春季小麥倒春寒如何預防,鄭氏化工有高招
發布時間:
2020-04-22
進入春季,冬小麥由南向北開始返青、起身、拔節,進入了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的轉變期,也是決定小麥穗數、奠定穗粒數基礎的關鍵期。而冬小麥主產區此階段氣溫波動較大,春季麥田管理要提前做好預防倒春寒的準備。
什么是倒春寒
倒春寒指在春季期間出現的前期暖后期冷的現象。判斷倒春寒要關注三個值:第一個是前期偏暖的程度;第二個是后期偏冷的程度;然后是持續偏冷天數要達到三天以上。
倒春寒對冬小麥的危害
春季小麥完成春化階段后,幼穗開始發育,抗寒能力顯著降低。黃淮麥區的倒春寒多發生在每年的3月底至4月上中旬,此時小麥處于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并進的關鍵時期,其幼穗也正處于減數分裂和四分體形成的關鍵時期,對低溫非常敏感,若遭遇突然降溫會造成幼穗受傷或死亡,正在抽穗的穗頭變白,出現部分小穗不結實甚至全穗不結實的現象,嚴重時減產幅度可達30%~50%。
冬小麥返青至拔節期倒春寒的預防
1、在倒春寒來臨前7~10天灌水是減輕小麥倒春寒危害的有效措施。因為水的熱容量比空氣和土壤熱容量大,能使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增多,在發生凝結時,放出熱量,以減小地面溫度的變化幅度。同時,灌水后土壤水分增加,土壤導熱能力增強,使土壤溫度增高。因此,一般麥田只要墑情允許,應延緩或不澆返青水,將返青水推遲到起身或拔節期進行;對群體小、長勢差或冬前旺長、春季長勢弱的麥田,可結合澆水追肥,澆水后待麥田墑情適宜時及時劃鋤保墑。
2、返青至起身拔節期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,有利于小麥植株健壯,減輕凍害,這里推薦使用鄭氏豐防病增產套餐。鄭氏豐是一款集防病、調節、營養、增產的套餐產品,內含特色調節劑金榜(8%胺鮮酯)可以促進植株光合作用和養分吸收,調節植株體內水分平衡,提高植株的抗旱、抗寒性,并且低溫下依然能發揮功能;特色營養增效劑德普生內含高效活化因子和低磷、中氮、高鉀營養劑,可提高小麥的抗寒能力;同時內含特色健康劑和治療型殺菌劑,可以治療和預防小麥銹病、紋枯病等春季病害,促進小麥健壯生長,提高免疫力。
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