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麥灌漿期管理技術
發布時間:
2020-05-15
當前北方的小麥陸續進入了灌漿期,這是決定小麥產量的關鍵時期。由于頻繁極端冷空氣影響,北方麥區的小麥普遍受到了“倒春寒”的影響,造成了一定的傷害,局部表現出葉片干尖現象。再加上今年個別地區病害嚴重,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今年小麥的產量。

小麥進入灌漿期后,新陳代謝旺盛,對水、肥的需求量加大,要做到合理統籌水肥,做好“一噴三防”,防治病蟲害,增強葉片功能,促進光合作用干物質積累,籽粒飽滿,促進小麥灌漿,提高千粒重,進而保證小麥的產量。

澆好灌漿水
在灌漿前期澆水,可以有效緩解旱情,促進根系的水肥吸收能力,增強光合作用;再一個可以調節田間的小氣候,預防后期干熱風帶來的危害。澆水前定密切關注天氣變化,風雨來臨前嚴禁澆水,尤其是密植地塊,以免引起倒伏,造成減產。澆水要做到小水輕澆,隨著小麥后期根系衰弱,由于灌漿后期土壤水分過多,根系動力減弱,會導致有機物質過多滯留在莖稈中,產量降低,灌漿期澆水一定要綜合土壤墑情適度而為。
做好“一噴三防”
小麥灌漿期是多種病蟲發生危害高峰期,也是提高小麥千粒重的關鍵時期。此期主要防治對象有小麥蚜蟲、吸漿蟲等蟲害和白粉病、銹病等病害。今年整體來看,受前期溫度影響,加上拌種等因素,前期蚜蟲相對往年減少,小麥銹病呈現高發趨勢。進入五月中下旬以后,氣溫升高,降水增多,高溫高濕田間,病蟲害會呈現高發趨勢。同樣,小麥灌漿后期也容易遭受“干熱風”這種氣候性災害,導致減產。本著“預防為主,綜合防治”的原則,統籌做好“一噴三防”。
我們建議在小麥灌漿期,噴施鄭氏豐作物高產套餐、殺蟲劑犽敵和超勝磷鉀,防治小麥病蟲害,增強小麥抗逆能力,增強葉片功能,預防早衰,促進小麥灌漿鼓粒,提高千粒重,為今年小麥的穩產打下基礎,進而實現增產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