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麥紋枯病春季防治措施
發布時間:
2021-03-04
今年氣溫回升快,積溫高,再加上元宵前后,全國范圍內大規模雨雪天氣影響,小麥紋枯病形勢不容樂觀。在接下來的時間里,隨著氣溫繼續回升,小麥群體數量和田間郁閉程度增大,多種病蟲將加重發生,尤其是紋枯病將達到偏重左右發生程度。
小麥紋枯病是小麥產區常發病害。小麥受紋枯菌侵染后,在各生育階段出現爛芽、病苗枯死、花稈爛莖、枯株白穗等癥狀。一般發病可以使小麥田減產10%~20%,重者減產70%~80%甚至絕收。所以做好小麥紋枯病的預防,是我們保產穩產的一個重要環節。
癥狀表現
苗期
一般發生在小麥 3~4 葉期,在第一個葉鞘上呈現中央灰白、四周邊緣褐色的云紋病斑,后因抽不出新葉枯死,形成死苗。
返青拔節期
基部葉鞘出現中部灰白色、邊緣淺褐色的云紋梭形病斑,且多個病斑相連接,形成云紋狀的花稈或爛莖。濕度較大時,病葉鞘內側及莖稈上可見蛛絲狀白色的菌絲體和黃褐色的菌核。
孕穗期
小麥遭受紋枯病為害,會破壞小麥養分輸送系統,使小麥不能正常抽穗,形成“枯孕穗”,或雖能夠抽穗,但結實減少,籽粒秕瘦,形成枯白穗。
防治措施
麥種選擇
要選擇抗病耐病的品種去種植,一些地區紋枯病嚴重的建議不要種植對紋枯病敏感的品種。
栽培管理
增施有機肥平衡土壤N、P、K含量的分布,避免大量施用N肥;小麥返青期追肥不宜過重防治徒長,導致小麥抗病性下降;紋枯病發生地塊重的應當適期晚播,控制播量,合理密植;及時除草,改善田間生態環境。
小麥拌種
播種前拌種,可大幅度增強小麥對紋枯病的抗性。鄭氏化工大包功®,對小麥紋枯病有很好的的預防效果。
藥劑噴防
在小麥返青拔節期根據發病情況,及時作出應對措施。可使用鄭氏化工紋虎®噻呋酰胺,內吸傳導性強,持續性超長,高效殺菌,對小麥紋枯病有特效。在小麥返青拔節期,每畝使用20ml紋虎®噻呋酰胺兌水15-30kg,均勻噴施。
上一頁
下一頁